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肖智辉 衡阳报道
乡村振兴需要经济硬实力,但更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持久滋养。在群山环抱的湘南大地上,一场以乡情为纽带、以人才为引擎的乡村文化振兴实践悄然展开。常宁市兰江乡,这个“其貌不扬”的小镇,正凭借“文化育人+人才反哺”的正向模式,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子。
暑期时,高校教师组织“乡村振兴博士团”活动来到兰江
挖掘乡土情怀,凝聚人才力量
兰江乡积极发挥本土人才优势,凝聚本地走出的31名教授、博士、硕士等知识人才与一众优秀企业家,形成“一人带多人,携手走出村”的滚动发展机制。高校知识人才在课题中探寻家乡发展新途径,带领研究团队返乡调研;优秀企业家与爱心人士开展“书香满园”计划,捐赠图书数千册;全乡党员干部发动教育募捐,筹集助学资金7万余元……在宗亲联结与乡土情怀助力下,本土文化基因不断转化为人才发展动能。
图书室里,学生们正通过书本走向丰富的精神世界
实现书香浸润,培育文明新风
在兰江乡应伏村,图书室舒适明亮的灯光、先进的电子阅读设备、定期更新的课外读物,让“这方天地”成为孩童们的“课后基地”。寒暑假时,日均接待学生超20人,村委推出“干部+志愿者”双值班制度,每日由值班人员护送最晚离开的孩子回家,用行动诠释了“教育无小事”。五年级学生杨浩在寒假读完《平凡的世界》后感慨:“原来读书真的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大手拉小手”活动现场,在大学生鼓励引导中,孩童们立下志向
探索双向赋能,创新育人实践
兰江乡铁塘村通过组织返乡大学生开设公益课堂,形成“大学生实践+青少年成长”的双赢发展机制。近三年累计14名大学生参与教学,开设书法、绘画、声乐等6类课程,吸引周边3个村庄孩童参与,共服务中小学生超300人次。
沃土生花,反哺成林。在“文化育人+人才反哺”双轮驱动下,兰江乡的乡土文化实现了“输血”到“造血”的质变,绘就出一幅“既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未来”的新画卷。
作者:肖智辉
编辑:韩阳
本文为红网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nograb/646947/61/1482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