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丹青——秦岭教授师生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美术学院举行

2025-04-17 15:43:16湖北美术学院

2025年4月13日,在湖北美术学院105周年建校纪念日之际,“情志丹青——秦岭教授师生作品展”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罗世平,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肖伟池,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第十四届政协副主席彭富春,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李乃蔚,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湖北省国画院书记李平,湖北省美协秘书长王圆元,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金伯兴,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湖北美术学院原院长许奋,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朱丽莎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是秦岭教授及其学生多年来在中国画创作与教学领域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共展出200余幅作品,由50位艺术家创作。展览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者应追随人民脚步的号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

鲍清芬在致辞中表示,今天的开幕式恰逢湖北美术学院建校105周年纪念日,秦岭教授师生作品展正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汇报学校105年的教学成果和时代担当的一个窗口。秦岭教授数十年扎根教坛,孜孜不倦,孕育桃李,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退休之后,秦岭教授积极从事社会美育工作,从专业院校到社会课堂,从青年学子到银发学员,他始终以师者仁心,诠释着艺术教育的广度与温度。秦岭教授山水画创作与探索展现了湖美艺术家们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担当。

罗世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秦岭教授师生作品展有三个特点:一是中国山水画教学与创作成果的合一,秦岭教授写意山水画教学与创作融汇古今,其学生作品也呈现多样化面貌;二是艺术和人生的合一,参展艺术家年龄有少长,术业有专攻,但都因绘画丹青走到了一起,为中国画的山水画的传承创新结成了师生情谊,是人生的艺术与艺术的人生的合一;三是山水物象与情感志趣的合一,自然之中物有自性,人有知性,王阳明倡行的“格物致知”,推高了艺术感知与表现的合一。所谓“丝桐咏其器,高秋咏其时,空山凝云咏其景,飞花流泉咏其性,丹青笔墨咏其趣,概能感人情志。”丹青与情志,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词,表达的即是山水物象的情感与志趣的合一。

秦岭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参加本次展览既有青年学子,也有年逾古稀的艺术爱好者,因对中国山水画共同热爱汇聚一堂,以笔墨寄情,以山川言志,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生命意境的探索。在40余年的教学与创作实践中,秦岭教授深刻体会到,艺术的传承不仅是技法的传授,更关乎精神境界和情志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之间建立深层次的精神联结与共鸣,追求“笔墨当随时代”“艺道合一”的艺术境界。

秦岭《翠谷》 124x247cm 水墨纸本 2023年

开幕式上秦岭教授向学校美术馆与图书馆捐赠作品《董家河写生》与《土家墨韵——秦岭恩施风光写生作品集》,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朱丽莎向秦岭教授颁发收藏证书与捐赠证书。

学术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知名艺术史学者罗世平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陈晶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研讨会汇聚了此次参展艺术家代表、全国知名艺术评论家及湖北美术学院青年学者代表。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山水画文化禀赋与审美形态”这一主题,结合秦岭教授及其师生的创作实践,深入探讨了中国山水画在当代语境下的形式语言转化与创新发展路径,并对湖北美术学院在中国山水画教学、研究与创作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湖北美术学院建校10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情志丹青——秦岭教授师生作品展”集中展现了湖北美术学院在写意山水画教学与实践创新方面的突出成就,体现了学校师生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使命担当。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及学术研讨的深入开展,将进一步推动湖北美术学院在传统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的深耕厚植,为新时代中国美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均来自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转载注明来源网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考生提供更多信 息作为参考,让网友更多的了解各学校。
如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京ICP备20210029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39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智慧之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