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评估 促发展】NO.7广东白云学院会计学院院长马丽莹:五力并举,培养智能化财会人才

【编者按】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号角,全省教育大会锚定了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开学首日,广东白云学院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为新一年度工作定目标、聚力量、鼓干劲、绘蓝图,提出了“巩固,革新,精进,应变”的八字要求。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需要学校各级立足实践,深入思考。官网推出这组“迎评估、促发展”系列报道,展示的就是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主题提出的新目标、新观点、新举措。

会计学院以党建引领为指引,以教学改革为驱动,以特色发展为路径,全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学院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在线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课堂2项,省级教研教改和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多项,教师发表论文200余篇;拥有184家社会实践基地;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会计学院坚持“德育为先”,发挥省级“双带头人”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实施“党建+育人、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产教融合”系列工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到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学生充分认识新时代财会人才的使命担当,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诚信为本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

数智赋能,实现传统专业的迭代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会计学院通过“数智赋能”推动传统专业的迭代升级。学院主动回应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转变为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管控型会计和智能财务运营型会计。为此,学院以OBE理念为指导,构建了智能化财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数智+”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了基于“五力并举”的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实践体系等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为学生提供了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会计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推动协同育人新模式

学院进一步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构建“双主体两融合多渠道”的“3+1”协同育人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优化企业实践基地及企业特聘教师队伍、拓宽产教融合边界、实施校企双向赋能的系列活动,实现校企深度、持久合作。同时,优化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机会,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与全面发展。

分类培养,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院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依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路径和发展机会,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打破传统专业限制,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产业学院建设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场景和实践机会。积极拓展国际化视野,引入国际认证课程和海外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个性化成长支持。

学院还不断深化会计国际化教育,引入ACCA、CMA等国际认证课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国际交流项目、海外实习机会等方式,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会计人才。

2025年,学院将以此次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梳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查找短板,制定整改措施。通过评估迎检,进一步明确“价值塑造、数智赋能、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