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评估 促发展】NO.12 广东白云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张大斌:产业引领、技术赋能,培养高质量IT人才

【编者按】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号角,全省教育大会锚定了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开学首日,广东白云学院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为新一年度工作定目标、聚力量、鼓干劲、绘蓝图,提出了“巩固,革新,精进,应变”的八字要求。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需要学校各级立足实践,深入思考。官网推出这组“迎评估、促发展”系列报道,展示的就是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主题提出的新目标、新观点、新举措。

近年来,在院长张大斌的引领下,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升级,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学科研和产教融合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学院现有教育部学校建设规划发展中心“数据中国 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广东省重点科研平台“低代码平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白云宏产业学院”;广东省教育厅新工科建设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广东省一流课程“XML技术”和“编程入门”;与企业联合共建Unity产教融合中心(大湾区)示范基地、掌动智能软件测试工程中心等,支撑学院专业建设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形成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为核心,科产教研一体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升级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面向“十五五”,张大斌院长表示,学院坚持以“人工智能+”专业产业双轮驱动,聚集新技术赋能学院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从三个方面做好学院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

一是在学科建设方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为支撑,组建了以银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三个学科团队,聚集智能信息处理、虚拟化云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工程领域应用研究。以“低代码平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重点科研平台为支撑,校企联合培养面向广东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大数据分析等岗位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主持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重点专项、特色创新等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30余件;获软件著作权400余项,依托学院学科建设基础,建设省级培育学科和科研平台。

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以AI赋能专业与课程升级,发挥学院大数据、计算机、软件和虚拟现实等新工科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引入企业技术与案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协同的融合体系,形成“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目标,持续推进现有省级一流课程、在线课程和特色专业的建设,提升专业建设的内涵,突出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技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

三是在产教融合方面,充分利用“曙光大数据学院”、“白云宏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优势,积极引入行业的大数据技术、虚拟化云服务的技术与行业资源,深度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和平台建设,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内容中。结合Unity产教融合中心、掌动智能软件测试工程中心的建设,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平台与教学资源,服务于学院的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推进校企实践基地开发与拓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通道。

张大斌院长强调,学院将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技术引领的方针,在做好学院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数据、计算机技术优势,为学生的数据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赋能,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助力。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