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安徽省潜山中学以"学科+实践"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化学、地理、文学、物理、生物五大社团通过特色项目,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实践。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深化理论认知,校园里洋溢着探索与创新的热情
化学社:构建分子模型,探索有机世界
在逸伦楼六楼活动室,化学社成员们正专注地拼接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球棍模型。不同颜色的球体代表碳、氢等原子,通过组合搭建,学生们直观地认识了各类烃的结构特点。活动中,大家对比了不同烃类的键角差异,加深了对有机物空间构型的理解。
地理社:巧制日晷仪,感悟古人智慧
地理社的成员们在大多媒体教室学习日晷计时原理后,动手制作简易日晷仪。随后,他们来到操场实地测试,通过观察太阳影子的变化,验证了日晷的计时准确性。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地球自转与时间的关系,也让他们领略了古代天文仪器的精妙之处。
文学社:品读《红楼梦》,感悟经典魅力
文学社在逸夫楼二楼教室开展了《红楼梦》导读活动。指导老师从人物塑造、叙事技巧、文化内涵等角度,带领学生深入解读这部古典名著。通过分组讨论和片段赏析,学生们对《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阅读经典的兴趣。
物理社:高空护蛋挑战,巧用科学原理
物理社的“高空飞蛋”比赛在逸伦楼走廊火热进行。学生们利用纸杯、报纸、竹筷等材料,设计各种缓冲装置,保护鸡蛋从高处坠落时不破碎。比赛过程中,大家灵活运用动量守恒、空气阻力等物理知识,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展现了出色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生物社:制作传统泡菜,探索发酵奥秘
生物社的成员们在逸伦楼六楼活动室体验了泡菜制作的全过程。从蔬菜处理、盐水调配到密封发酵,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科学流程操作。活动中,大家学习了乳酸菌发酵的原理,并观察了不同条件下泡菜的变化,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此次社团活动以“学科+实践”为主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锻炼能力。我校未来将继续优化社团课程设计,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探索兴趣的平台。(文字:朱正香 图片: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