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吉聚参意”吉林省参茸特产领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路演活动在吉林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多功能厅正式启幕。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赫玲河率科协秘书长徐凤教授、赵雪亮博士、徐阳博士参加活动,深度参与这场聚焦“科技赋能产业 创新引领未来”主题的产教融合盛会,以实际行动诠释学校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此次活动由吉林省教育科技产业服务中心主办,旨在贯彻吉林省“吉字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搭建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对接的桥梁。
赫玲河参加活动时表示,学校始终将科研成果转化视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抓手,此次参会以“学习先进经验、深化政策对接”为核心目标,聚焦省内最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导向,全面了解产业需求与高校科研协同路径,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提供战略参考。
在对接会上,团队深入学习了省内高校“需求导向、场景牵引”的转化模式,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横向课题结余经费出资转化”等创新性制度进行深入研讨。赫玲河指出,“专利作价入股+科研团队持股”的职务成果转化模式,与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在推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思路高度契合,路演项目将论文成果转化为生产线的实践,为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决“重研发轻转化”问题提供了鲜活样本。
针对吉林省“学科产业精准对接”要求,赫玲河对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工作提出3点规划:一是建立“政策-需求-成果”动态匹配机制,定期组织科研团队学习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件,确保研究方向与省级战略同频共振;二是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专项培训,提升成果转化专业化能力;三是强化校企协同,计划与省内龙头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通过“联合研发+中试孵化”模式,缩短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周期。
未来,学校将以吉林省“吉字号”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政策解读-技术攻关-平台对接-资金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作者:赵雪亮 编辑:郑晰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