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区域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联盟成立大会暨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交流研讨会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7月12日,西北区域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联盟成立大会暨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交流研讨会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谢军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富森,甘肃交通职业学院副院长王志新,庆阳职业学院副院长杨三宁,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副院长杨巧玉,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何科鹏,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媛媛,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新共同启动西北区域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联盟。

李富森、谢军武为西北区域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联盟成员单位授牌。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以《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为题讲话。她指出,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既是打造精品教材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打造精品教材的评判标准。要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谢军武致辞。他表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协同,教材教法的创新必须紧跟产业升级步伐。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甘肃省高水平职业院校,以服务区域和支撑产业发展打造专业集群,先后打造了数智文旅、康养康育、智慧金融、智能制造等专业群。以职业教育“两翼”发展为载体,锚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成立数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五金”建设提质升级;聚焦智慧兰职建设,打造数字教学资源平台矩阵,建设“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形成数字教学资源平台矩阵。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在甘肃为联盟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共同书写西北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李富森致辞。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今天,如何建设“编排科学、资源丰富、形式灵活、技术适配”的新形态数字教材,如何深化“三教”改革,使其真正成为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坚实基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课题。通过引领示范,打造数字教材平台;协同创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区域联动,推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以联盟为纽带,共绘东西协作“同心圆”,齐奏职教改革“奋进曲”。

王媛媛致辞。她谈到,联盟的成立既是响应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西北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施工图”,教法是技能传承的“金钥匙”。青藏高原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赋能;西北区域的协同,更需要教材教法的“同频共振”。唯有联合区域力量、共享优质资源,才能让教材教法紧跟产业升级步伐。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薛亚东主持会议,并介绍了西北区域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联盟重点任务。

会上颁发了西北区域2025年度优秀数字教材获奖证书。

成立大会后举办的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交流研讨会上,来自东西部职业院校的领导以“人工智能数字教材赋能院校‘五金’建设与教学创新”为主题进行了协作交流研讨。

西北区域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联盟由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职业技术大学、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喀什职业技术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组建。联盟将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把握大模型AI时代的发展机遇期,推动职业院校建设一批编排方式科学、配套资源丰富、呈现形式灵活、信息技术应用适当的数字教材,加强教材研究,健全教材建设支撑体系,提高教材质量水平,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人工智能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等,实地了解学院教学与特色专业建设情况,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各院校和学院的相关处室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供稿:阎娇艳 摄影:常鑫  梁潇)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