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广州新华学院与南澳县共启教育新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推进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对口帮扶工作。7月17日至19日,由广州新华学院与南澳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南澳县教育系统管理骨干高级研修班”暨“杏坛笃行”学术沙龙(第四期)在南澳县举行。活动以“数智赋能教育创新,基·高融合共育未来”为主题,通过“研修赋能、沙龙研讨、基地共建、座谈交流”等多元形式,为海岛教育工作者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海岛教育高质量发展。

校地共启新程:聚焦数智化与特色育人

18日上午,由广州新华学院、南澳县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南澳县教育系统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暨广州新华学院·南澳县“杏坛笃行”学术沙龙(第四期)开班仪式在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举行。南澳县教育系统管理干部,中小学科技、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和劳动教育教员,广州新华学院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中文系教师代表参加开班仪式。仪式由南澳县教育局副局长林泽烈主持。

南澳县教育局局长戴雪君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她表示,在“百千万工程”驱动下,广州新华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以“接地气”视角开展校地合作,将实践育人融入南澳县域基础教育帮扶过程,针对性开展了教育管理、思政、心理健康、劳动实践、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等方向教育培训,有效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帮助海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广州新华学院办学20周年表示美好祝愿。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讲话,强调在数智化浪潮下深化校地合作、共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性。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时代要求,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目前,学校与南澳共建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一体化劳动教育基地•药植园”已正式落地。这个从小学延伸至大学的贯通式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将劳动技能、科学认知、爱国爱乡教育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未来,学校将以“杏坛笃行”学术沙龙为常设平台,推动高校教育理念、科研资源与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反哺、协同进化”,与南澳教育局共同探索海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力争为广东省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海岛样板”。

随后,南澳县教育局局长戴雪君、副局长林泽烈,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纪委书记林源共同为“杏坛笃行”学术沙龙(第四期)按下启动键,标志着两地学术交流迈向新阶段。

名师引领前沿:解码AI时代育人变革

开班仪式后,王庭槐校长随即带来高级研修班名师讲座——《与AI共进:数智化浪潮下中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研修班学员带来前沿教育理念盛宴。讲座中,王庭槐校长从古希腊神话“塔罗斯巨人”、中国古代“偃师木偶”等生动案例切入,系统梳理人工智能从达特茅斯会议诞生到神经网络复兴的发展脉络,深刻阐释“每一次AI浪潮都与技术突破、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核心规律。

针对AI对传统教育的变革冲击,王庭槐校长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学生能力培养四大方向——学会提问、学会批判、学会协作、学会创新。他强调,教育者需立足认知规律,以“兴趣-体验-探究”构建数字素养启蒙路径,在“问题发现-项目实践-价值辨析”中培育兼具AI工具运用能力与人文底蕴的新时代学子。

讲座尾声,他引用 “六亿神州尽舜尧” 的诗句寄语全体教育工作者,鼓励大家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将创新课堂融入“双减”提质实践,以信息技术赋能五育并举,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海岛人才根基。

学术沙龙研讨:学科赋能聚焦教学创新

18日下午,第四期“杏坛笃行”学术沙龙分设四大主题会场同步开展,精准对接学科教学需求。

人工智能沙龙分会场,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胥立军副教授以《AI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享》为题,分享智能工具赋能课堂创新的实践路径,为科技教师打开智能化教学新视野。

数学沙龙分会场,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张小康副教授详解《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九章智能诊断和九章数学智能诊》,助力数学教学精准化提质。

语文沙龙分会场,中国语言文学系刘巍老师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语文教学创新》,探讨学科融合育人新策略。

劳动实践沙龙分会场,药学院曹颖男教授聚焦《药植园实践基地的育人价值与课程开发》,为劳动教育教员与基地管理者提供专业指导。

各会场研讨氛围浓厚、互动深入,形成 “理论引领—案例解析—实践答疑” 的高效闭环。沙龙现场,高校专家与中小学教师围绕劳动教育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及学段间有机衔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通过理念碰撞与经验互鉴,精准破解实践中的堵点难点,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观念塑造、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养成、劳动品质锤炼及劳动精神培育的递进式育人路径,推动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的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确。

深化合作愿景:共绘海岛教育蓝图

19日上午,座谈交流会和结业仪式在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召开。校地双方围绕数智教育落地路径、跨学科融合实践、长效合作机制等议题深入研讨,凝聚发展共识。与会人员表示,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教育变革新要求、学校发展新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结业仪式上,戴雪君局长为广州新华学院授课专家颁发荣誉证书。校工会曹颖男副主席为此次活动总结,她指出校地双方在理念共融、资源共享、模式共创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数智赋能与学科融合在南澳基础教育沃土中结出更多硕果。

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南澳县教育局与广州新华学院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动实践,不仅为海岛教育管理者与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理念、新方法,更构建了“高校支撑、地方联动、全员参与” 的教育发展新模式。未来,双方将持续推进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科研共研,为南澳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图、文/李波 编辑|何宛桢)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