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核雕企业家走进河北东方学院共谋非遗创新发展

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与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引领下,7月31日下午,永清县核雕产业十余位企业家走进河北东方学院,开展深度考察与对接。此次活动由廊坊市委宣传部、永清县委宣传部、永清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组织,旨在以高校智力资源激活非遗生命力,探索“技艺传承—产业升级—文化繁荣”的可持续路径。

考察团由廊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付永泉,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科科长李连勇,永清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侯新颖、副部长张复浩,县文广旅局局长赵波率队;永清核雕行业的领军人物王千星、崔凯、单士超、张爱亮、许建辉等随行。河北东方学院副校长、文物艺术学院与数字传媒学院院长吴照魁携两院党政班子及实践教学、就业指导、各专业负责人全程接待。

一行人首先走进文博楼、文萃楼,依次参观国家一级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中心、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室、河北省高校唯一文物艺术博物馆、VR影视动捕数据中心等“文物+艺术+科技”融合平台。实验室内高精度显微扫描、3D打印修复、沉浸式交互演示,令企业家们直观感受到科技为传统工艺带来的无限可能。

随后的座谈会上,吴照魁从办学定位、学科布局、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学院“学术—实践—传承”三位一体的教学生态,并抛出“三个一”合作愿景:共建一支大师导师团、共育一批复合型青年匠才、共创一个产业创新研究院。

付永泉表示,永清核雕是廊坊最具辨识度的非遗名片之一,却面临人才断层、市场固化等瓶颈。高校拥有创意、技术与人才优势,企业掌握市场、资金与工艺积淀,双方跨界融合正当其时。他希望校企以此为契机,把课堂搬进作坊、把工坊引入校园,让工匠精神与数字技术同频共振,为廊坊文化产业注入新动能。

本次考察交流明确了未来合作的三大方向,非遗保护+实践传承:共同开展核雕工艺谱系整理、技艺标准化建设,设立“核雕大师讲堂”,推动传统技艺进课堂、进课题、进项目;数字技术+产业升级:借助学院数字传媒优势,打造“线上核雕博物馆”、构建“非遗+电商”新生态,推动产品多样化设计与市场拓展;政企校+协同创新:联合设立“永清核雕文化创新研究院”,共建文化产业项目平台,筹办“中国核雕艺术双年展”,持续提升核雕品牌影响力。

此次交流为校企双方搭建了高质量对接平台,既深化了了解,更为后续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河北东方学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携手企业资源,助力永清核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推动地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