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识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2. 品秋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三伏天还未过去,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和热烈的夏挥手道别,迎来静美的秋。同学们通过背诵立秋诗词,或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将立秋诗词呈现出来,愿你在流萤夏末,邂逅秋的美好。
3. 探秋
大自然从来都是奇妙又慷慨的,你一定不知道,一枚小小的松果里,居然可以隐藏那么多的惊喜,还可以变身如此治愈的礼物。立秋已至,风朗气清,我们一起探索松果的秘密吧~同学们通过松果小实验发现,松开的松果在水里闭合,原因是松果会根据空气的湿度打开或闭合以帮助种子的传播。松果里有很多种子,天气干燥时松果会张开,让种子随风传播得更远;而天气湿润,例如下雨时,松果会闭合来保护种子。
4. 练秋
立秋时节,合理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同学们通过慢跑、登山等形式科学健身,保持运动活力。
5. 画秋
孩子们奇思妙想,让树叶精灵成为我们的伙伴,带着大家一起,在这个童话般的季节里,探寻不一样的精彩。
6. 食秋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同学们了解“贴秋膘”的习俗,和家人一起制作红烧肉等肉类美食增补营养,“以肉贴膘”。立秋当天,再来一碗秋天的第一杯饮品——秋梨糖水,真是一梨润三秋啊!
秋风衔来小惊喜
接过了夏的接力棒
希望这个秋天的秋风
不急不躁,岁月静好
盛夏的话
我们秋天里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