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以项目化建设为支点 凝心聚力谋发展

8月27日上午,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召开会议深入学习穆华英董事长《面对AI时代的招生就业形势变化——我们何为》讲话精神,部署新学期工作。

高长山院长就董事长讲话中“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和“迎接新时代巨变的做法”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解析。他传达了学校从“福祉教育”和“教育福祉”两方面落实“人文福祉”办学特色的教育愿景。他强调全体教师应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必须突破传统文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窠臼,把握文科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历史机遇。通过基础课程转型,项目化课程建设,重构“全人”培养体系,实现教学从“知识传授”到“问题解决”的范式转变。

围绕董事长提出的“基础2+实践1+应用1”教学体系框架,王丹副院长强调学院一直重视落实学校发展目标,积极持续改进。根据最新调整的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全院教师需要行动起来,调整好自己工作定位。要以混合式教学重塑课堂生态,以项目化课程铸牢学生职业能力,以素养训练培育学生完整人格。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学院实施“三精管理”,提升管理效能。精准设置教科研、项目化课程、人才发展等团队;精密组织学院内协同合作;精细实施工作考核,鼓励教师在发扬学校福祉特色中发挥自身能动性。

当教育真正锚定“人的整全发展”,便能穿过“当前社会发展短期需求”的迷雾,成为滋养生命的精神家园。文学院将以项目化建设为支点,撬动传统文科教育的深层变革,打造差异化学科标签,探索形成特色化教学新路径,绘制出AI时代文科教育突围的路线图,为学校“基业长青”的宏愿注入新动力。(撰稿:王佳 编辑:李敬伟)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