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为共同见证这一铭刻历史记忆和彰显强国风采的重要时刻,学校在阳光会堂、图书馆博雅厅、教室等地设立直播观看会场,积极组织广大师生集中观看纪念大会。大会结束后,师生们心潮澎湃、满怀自豪,纷纷结合学习工作生活,畅谈心得体会,展开热烈讨论。
党委书记胥刚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赓续奋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担负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应用型一流大学”双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兴贵表示,铁血荣光映照着民族不屈之魂,胜利号角激荡着复兴征程之力。阅兵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我们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激励师生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苏兴仁表示,抗战精神是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我们要推动抗战精神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建设,广泛开展“抗战精神青年说”征文演讲、实践研学等主题活动,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和平来之不易、发展任重道远。自觉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凝聚共识、鼓舞干劲,为把攀枝花学院加快建设成为阳光健康美丽的应用型一流大学贡献宣传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展现高校宣传思想战线的担当与作为。
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静表示,观看之后,心潮澎湃,难以平复,深深体会到“感恩、感动、感召”这三重情感的厚重与炽热。其一,感恩于历史的馈赠。若无无数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没有一代代建设者的默默奉献和艰苦奋斗,何来今日之国泰民安、军威雄壮?其二,感动于此刻的震撼。受阅将士们步伐铿锵、目光坚毅、阵列如山,他们以昂扬姿态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威武雄风。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保卫祖国、捍卫和平的钢铁长城,这一幕令人动容,热泪盈眶。其三,感召于时代的呼唤。我们生逢伟大盛世,拥有日益强大的祖国作为坚强后盾,倍感自豪与安心。这份底气与荣耀,必将转化为每个人立足岗位、奋发作为的实际行动。
钒钛学院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段正肖博士表示,作为新入职的教学科研人员,这场阅兵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与历史的交汇。当新型武器装备方阵通过天安门时,我看到的不仅是国防实力的展示,更是几代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最令我振奋的是受阅装备中体现的自主创新,这些成果背后是无数科研团队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艰辛历程。作为青年教师,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以三尺讲台铸魂育人,用创新科研报效国家。这场阅兵不是终点,而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
电气工程学院教师、无党派人士户秀琼表示,和平从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一代代人用脊梁撑起的晴空。今日之盛世,是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憧憬的明天;脚下的土地,浸染着他们未凉的热血。我将永远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辈亦当自强,在民族复兴的长卷上续写新的荣光,让世界看见,一个更强大的中国,正带着对和平的执着,坚定走向未来。
康养学院学生科科长安文红表示,这场盛典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启示我们以“精神传承、自强铸魂、先锋引领”为核心,为今后的学生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指引。受阅方队“米秒不差”的协同步伐,彰显“令行禁止”的纪律意识。学生管理当以此为标尺,培育学生时间观念与规则意识。各方队的青春身影,诠释“精神永续”的传承密码。学生管理需强化榜样引领,选树“励志先锋”,让优秀学生从“个体亮点”变为“群体光源”。无人作战装备方阵的科技锋芒,启示我们打破传统思维,开发“学生成长数字画像”系统,整合学业、心理、实践数据,实现动态预警与精准指导;打造“专业+思政”融合项目,将专业实践与精神传承深度绑定,让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学生管理当以历史铸魂、以纪律塑形、以先锋引路、以创新提质,方能培养出“不畏艰难、勇担使命”的新时代青年,让抗战精神在青春赛道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经管学院辅导员倪萍表示,教育的根本使命之一,就是引导青年一代将爱国情怀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知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如何将这场阅兵所展现的国家力量转化为学生奋进的动力,如何让这份民族自豪感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这是我和同事们需要持续思考的命题。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与同事们一道,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将今日的感动转化为明日扎实的奋斗,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主动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智能制造学院2022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学校青马班学员安庭建表示,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学子,我在发动机轰鸣中听见智造强国的召唤;作为青马班学员,我在迷彩方阵里看见自己未来的模样——把课堂里的图纸变成守护山河的利器,把社会志愿的温情凝成服务人民的初心。三年团学干部历练教会我统筹、创新与奉献,正如受阅阵列中每一毫米都源于千锤百炼;科研竞赛与社会实践则让我懂得,青春之责不仅在赛场夺魁,更在基层沃土里播撒科技兴农、非遗传承的种子。今天,当导弹方阵精准到毫米,我读懂了青马班要我们练就的“毫厘之功”:把每一次调研、每一次实践,都当成未来守护山河的预演。
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方毅·红班”学员苟雅涵表示,这次阅兵式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更体现了人民军队对正义、和平与人民的坚定守护。在阅兵场上,我看到了新时代我军联合体制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看到了新域新质力量和新型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这些都让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期盼。阅兵仪式结束后,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我渴望在磨砺中蜕变,像那些英勇的战士一样,铸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我将带着这份激动与使命感,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一份热便发一份光——以坚定的步伐,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编辑/郑洪艳;摄影/王新杰 杨晶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