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地合作再升级,积极助力兴安盟农牧业科技创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在深度推进与所在地通辽市全面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同内蒙古东部其他盟市的协作关系,持续深化校地合作。

9月11日至12日,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恒山带领学校科学技术处、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草业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工学院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教师,对兴安盟农牧业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了考察调研。杨恒山一行深入兴安盟玉米科技小院、兴安农垦中禾恒瑞万头牛养殖基地、兴安农垦绿色农业产品加工产业园面粉厂、兴安盟顺源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寿光农控·兴安农垦现代农业共富产业园等,详细了解当地在现代农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技术需求。

调研期间,杨恒山一行同兴安盟农牧业局、兴安盟科学技术局等部门进行了座谈。兴安盟农牧局党组成员、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金锁,兴安盟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佟景洋等参加座谈会。杨恒山介绍了学校的学科优势、科研特色、服务地方的总体思路以及学校在兴安盟相关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同与会人员就学校和兴安盟在农牧业科技创新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

会上,双方就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优良品种选育、高效养殖技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现代农业装备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进行了充分探讨,达成合作意向。

本次考察,是落实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兴安盟行政公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表现,也是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地合作向蒙东地区拓展的实际行动。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动校地合作工作向更广阔地区、更深层次拓展。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