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2025级军歌比赛、迎新晚会暨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足球场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刘友坤、学校副校长张屹、江门校区管委会领导、军训团各营教导员、连队指导员、新生学习导师、辅导员、全体教官、导生和2025级普本新生共同观看比赛。负责本次军歌比赛评分工作的评委团,成员涵盖军训团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校团委艺术团的指导老师,他们将围绕演唱技巧、团队协作、精神风貌等维度展开综合评分。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比赛开场,新生的拉歌声就响彻夜空,各连队的口号碰撞在一起,将鲜活气息洒满田径场。青春的底气,从来不是完美的唱腔,而是敢喊敢拼的锐气、敢把心声抛进风里的锋芒。
锣鼓骤起,狮头轻点。雄狮跃动,纳福迎新!由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生、学校艺术团带来的醒狮表演《祥狮献瑞》。腾挪跳跃里藏着的,是在向大家宣告:我们来了!
“希望你们珍惜大学时光,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栋梁。”刘友坤代表学校,向本次在江门校区全力守护师生安全、悉心部署台风防御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今晚的军歌嘹亮,既是军训与国防教育成果的艺术呈现,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实践。他强调,学校不仅致力于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涵养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养。
军号声中,迷彩身影在训练场穿梭,此刻呈现的是藏在旋律里的重量——三营五连以一曲《送你一枚小弹壳》,将铁血柔情融入每一个音符,唱响的不只是歌声,更是军人刻在骨血里的担当。
祖国的召唤,是最嘹亮的号角。从边疆哨所到救灾一线,总有人逆向而行,用青春和热血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三营五连带来歌曲《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正将这份信仰与担当融进旋律里,曲中藏着的赤诚与勇毅,恰是刻在血脉里的使命荣光。
蓝天下的每一朵云,都藏着奋斗的故事;大地上的每寸土,都浸着赤诚的热爱。当歌声为这片天空而唱,旋律里便盛满了对祖国的眷恋与期许。二营四连带来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
二营三连一开口,《保卫黄河》的磅礴气势瞬间拉满。他们用铿锵有力的唱腔,唤醒这份镌刻在血脉里的力量。仿佛看到烽火岁月里,先辈们用骨血拼凑破碎山河的模样,这份家国情怀,听得人热泪盈眶。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旋律响起,多少人心中会泛起涟漪。一营一连带来的歌曲《我的祖国》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家国记忆,更是刻在骨子里的乡土情结,邀我们在悠扬的歌声里,重温对那片挚爱土地的深情牵挂。
历史的烽烟在记忆里淡去,但总有些旋律像不灭的火种。当时代的车轮碾过新的征程,那些埋在岁月里的坚韧与热血,始终是照亮前路的光。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生以一首《南泥湾》,用歌声编织出黄土与炊烟的画卷,用舞步踩响了奋斗的节拍。
“向前!向前!向前!”当铿锵节奏冲破空气,一营二连奏响《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里,军人的赤诚与担当扑面而来,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和平的阳光里,总有人替我们把风雨挡在身前;万家灯火下,总有人攥紧钢枪守望黎明。这份安宁从不是偶然,而是有人时刻准备着:用青春护边关,用热血卫家园。三营六连以一曲《假如战争今天爆发》,唱出那份藏在“准备”里的赤诚与担当。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简单一句歌词,却自带撼动人心的重量。它早已超越音乐的范畴,成为融入灵魂的信念:每当祖国召唤,必以无畏之姿挺身而出,向险而行,从不犹豫。二营四连唱响《当那一天来临》,用整齐嘹亮的歌声,将旋律里的忠诚底色与热血担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晨曦里的军号,哨位上的身影,早已把一种信念熔铸成不灭的火种。那是军人的钢铁意志,是风雨吹不散的炽热。当《中国军魂》的旋律响起,每一个音符都该带着千钧之力。二营三连用歌声,把这份刻在血脉里的担当与豪情,唱给我们听!
当“钢铁洪流”四个字撞上耳畔,仿佛能看见战车碾过大地的壮阔,听见铁甲与热血共振的轰鸣。那是属于中国军人的底气,是使命淬炼的锋芒。一营一连用歌声铺展这幅壮卷,以《钢铁洪流进行曲》去触摸那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远征的行囊里,装着未凉的憧憬,奔跑的脚印中,藏着未改的执着。那些奔赴山海的少年意气,那些不甘平凡的滚烫灵魂,今晚都将融进旋律里。新生代表们用《青春组曲》的串烧,为这段成长的旅程谱上此刻的注脚与未来的序曲。
经评审团评审,二营三连凭借《中国军魂》荣获一等奖,三营六连《假如战争今天爆发》、一营二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荣获二等奖,一营一连《钢铁洪流进行曲》、二营四连《当那一天来临》、三营五连《当祖国召唤的时候》荣获三等奖,一营一连《我的祖国》、三营五连《送你一枚小弹壳》、二营三连《保卫黄河》荣获优秀奖。
台风的余韵吹不散相聚的热枕,这场晚会像一颗种子,落在新校区的土壤里——它会告诉每个人,青春从不需要华丽的舞台,只要有彼此的陪伴,就能唱出最响亮的歌。而这,只是开始,未来的日子里,2025新生们,还会有更多个这样的夜晚,让这片初遇时的“陌生地址”,慢慢沉淀成说起时就心头一暖的“家”。(文字:车宇航 李文杰 曾媛媛 陆睿霖 陈嘉华 摄影:许若涵 李南希 柯日利 丁瑞 李俊浠 郑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