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重庆江津德感坝的“五十三梯”,因一段53级石阶而得名。抗战时期,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自武汉西迁至此,师生在石阶旁搭茅屋建校舍,于艰苦条件下坚持办学八载,以艺术为刃投身救亡运动。这一时期,唐一禾创作出《七七的号角》等经典抗日主题作品;李家帧发起抗日木刻运动;学校全力保护进步青年,建立起江津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成为当地近20所内迁大中学校里唯一拥有党组织的学校。“五十三梯”上的八年,是苦难的八年,也是光辉的八年。这道承载铮铮风骨的石阶,伴随艺专学子星火播撒,成为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上铭刻民族气节的精神地标,照亮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危难中赓续、在困厄中创新的非凡历程。并向我们证明,美育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精神的熔铸;艺术不仅是审美的表达,更是民族的呐喊、时代的回应。
武昌艺专作为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之一,自1920年创办之日起,便以“阐扬文化、发展美育”为使命,高擎“与时俱进”的旗帜,成为新文化运动浪潮中艺术启蒙的重要阵地。从昙华林到五十三梯,从江汉之滨到巴山蜀水,它所构建的华中艺术教育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的格局。蒋兰圃、唐义精、徐子珩、唐一禾、张肇铭、王霞宙、杨立光、刘依闻、张振铎、阮璞等先生以拓荒之姿奠基湖北现代艺术教育体系,而汤文选、周令钊、刘国枢、恽圻苍等一代大家,则如种子般散落于湖美、川美、广美、央美等国內重要美术学府,将武昌艺专的教育理念与创作精神汇入中国美术现代化的洪流之中。这段历史,不仅是湖北美术学院一校之史,更是湖北艺术教育乃至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展览,是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近年来基于校史与地域美术史研究脉络所推出的系列学术项目之一。我们首次系统整合武昌艺专师生代表作110余件、文献史料200余件、口述历史影像120分钟,试图以视觉与文献的双重叙事,重构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艺术现场与教育现场。特别感谢唐小禾、李其容、余品绶、宁钢、阮旭东、刘亚夫、李大先、李进、冯杰、冯新建、陈文武、谢跃等老艺术家与其家属、学生以及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对展览的关心与支持,在展品、史料、展陈等方面都给予了指导性建议,为展览的圆满呈现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时值湖北美术学院建校105周年,本次展览不仅是对一段校史的追溯,更是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源流的一次深刻梳理;不仅是对先师先贤的致敬,更是对今日艺术教育何为、艺术使命何往的一次庄严回响。五十三梯石阶犹在,而阶梯之上曾经坚守的信仰,仍如长明之灯,照耀着一代代艺术后来者之路。
2025年秋于昙华林
开幕现场
10月12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出季活动入选项目“五十三梯之上——武昌艺专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研究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湖北美术学院原校长、教授许奋,湖北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卢斌,湖北美术学院原副校长、教授刘茂平,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郝孝飞,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周军出席开幕式。上级主管部门、各兄弟高校领导,省内各美术馆负责人代表,老艺术家家属与各地校友会代表,湖北美术学院退休教授以及相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新闻媒体等参加开幕式。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张海旺宣布展览开幕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为老艺术家家属李进、汪昊、黎文妤,湖北美术学院退休教授张卫、李微颁发捐赠作品的收藏证书
此次“五十三梯之上 ——武昌艺专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研究展”,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这也是文旅部自2012年举办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以来,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第12次入选。
多年以来,湖北美术学院以校史为脉络,对学校艺术传统进行爬梳剔抉及典藏研究,以建构反映学校美术与时代同行并不断积累和延伸的现代美术之路。通过收藏精品佳作,使学校校史中的断代内容及学脉有序衔接及补充并完整呈现。本次展览,是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近年来基于校史与地域美术史研究脉络所推出的系列学术项目之一。展览首次系统整合武昌艺专师生代表作110余件、文献史料200余件、口述历史影像120分钟,试图以视觉与文献的双重叙事,重构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艺术现场与教育现场。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郝孝飞致辞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郝孝飞指出,今年正值学校建校105周年,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校史的梳理与致敬,更是一次湖北美术学院学院精神的传承与接力,希望新一代的教师和学子,将湖北美术学院前辈名师们德艺双馨的品格和风范传承下去,继续推动湖北美术学院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指导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盛葳致辞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指导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盛葳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展览不仅符合全国美术馆精品展出季对“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追求,更以严谨的学术视野,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教育史,特别是华中地区的美术史和教育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既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方案前期研究扎实深入,展品组织丰富多彩,展陈思路清晰生动。与此同时,展览又不局限于校史梳理,而是以开阔的视野建立了“地域个案—全国网络”的框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宏观与微观交织,艺术与社会互动的精彩案例。体现了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的宗旨。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孙振华致辞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孙振华认为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此次的展览不仅仅是把过去的作品拿出来展览,更重要的是策划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性、研究性的展览,提出并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武昌艺专在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历史上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第二,如何对“五十三梯精神”进行当代阐释?第三,地方性的美术研究,如何推进美术馆的自身建设?本次展览的当代视角为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做一系列与历史有关的展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释,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的界面上,来看待湖北美术学院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武昌艺专师生后人代表、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唐骁致辞
武昌艺专师生后人代表、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唐骁指出,自1920年创校以来,武昌艺专始终秉持“推行美育”之初衷,立于时代潮头,成为新文化运动中艺术启蒙的重镇,奠基湖北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一代代学子,更将艺专之理念与精神播撒四方,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的格局与走向。本次展览系统重构了那段岁月中的艺术现场与教育现场,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美育本质的深入探讨,彰显了美育在技艺传授之外,更肩负人格塑造与精神熔铸的重要使命。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杰主持开幕仪式
▲嘉宾合影
同日,“五十三梯之上 —— 武昌艺专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研究展” 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著名批评家、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孙振华担任学术主持人,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指导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盛葳及省内各艺术机构负责人、老艺术家家属、湖北美术学院校内各专业带头人参加本次研讨会。(通讯员:路舒程、李佳蔚、王源新)
作品欣赏
唐义精、欧志先、张肇铭、王霞宙《怀约画室合作花鸟》中国画 142cm×30cm 约1920-1930年代 湖北美术学院藏
贺良朴《丙子春七十六岁作山水》中国画 纸本 145cmX60cm 1936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冯中衡《江津五十三梯——武昌艺专校舍》水彩28cm×19cm 1944年 私人收藏
李家桢《唐氏二兄弟——罹难的武昌艺专校长唐义精、教授唐一禾》木刻版画 24.3cm×27.5cm 1944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王霞宙《春生花卉》中国画 纸本 45cm×33.5cm 约1950-1960年代 湖北美术学院藏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5日,欢迎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前往参观。